常思奋不顾身 以徇国家之急 致敬!海河医院的白衣战士们

发表时间:2020-02-27 16:00

“我第一天来的时候,话也不想讲,也不能动,感觉很虚脱,而现在已经很好了。”2月2日,天津首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走出海河医院红区,难掩心中激动。“特别感谢医生和护士们,他们劳动强度很大、很辛苦,每天要穿着防护服为我治疗和护理,有时他们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说完,他冲身旁的于洪志医生和护士竖起大拇指。对于一名医护人员来讲,没有比挽救患者的生命更让人满足的事了,于洪志医生和护士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天气寒冷,但在场的人们无不感觉到心中的一股暖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天津第一家收治患者的定点医院,海河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与员工奋战在阻击战最前沿,特别是红区的白衣战士们,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生命。截至2月26日,已有96名患者治愈出院。

一位气管插管的患者呼吸困难,吸气费力,吸痰管吸痰不畅。身在海河医院红区、从事危重症治疗多年的于洪志穿上防护服、戴上呼吸保护器和手套,走进了这位病人的隔离负压病房。他要做的操作对于红区医生来讲是危险的——给患者做气管镜检查,将气管镜放入患者的气道,患者呼出的气息和飞沫随时可能扑到医生的面部。

于洪志查看了患者的情况,调好呼吸机参数,上麻醉药物,摆正患者的体位。他从护士手中接过镜子,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患者气管插管中……十几分钟过去,操作结束了,患者气道的情况一目了然,阻塞的分泌物成功清除。很快,患者的呼吸顺畅了。

面对新冠肺炎患者,这一番操作好像在悬崖边行走。疫情发生后,这样的工作对于洪志来讲,已经是家常便饭。在红区内,于洪志一上就是24小时的班。在这一天一夜内,他必须时刻绷紧神经,随时准备救治患者。

今年42岁的于洪志是海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负责人,也是天津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呼吸专家组的成员,同时担任海河医院红区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和第一突击队队长。身材瘦弱的他,却有着顽强的意志。自1月21日进入红区后,他除了给病人治疗,还要做好病区管理和医护人员的防护,和专家们一起研究患者的病情,写病程记录,收集数据,身上的担子非常重。为了与死神赛跑,他有时会长时间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穿着防护服,呼吸困难、行动不便,还要对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一天下来,汗水浸湿衣服,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缺觉、脱水、上火……”

前些天,由于患者的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骤然增大,出了病房脱下防护服的于洪志浑身湿漉漉的。红区内外温差较大,被冷风一吹,他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我不能倒下,患者需要我!”他每天都在心里暗暗鼓劲。

虽然很辛苦,但于洪志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2月3日,本应从红区轮换出来休整的他,却主动要求留下来和新进入红区的同事一起奋战。“作为一名党员,遇到重大疫情,必须迎难而上,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战‘疫’。”

“大家舍小家,顾大家,冲在前线,我们红区一病区的李建国医生46岁了,和爱人两地分居,孩子正面临高考。疫情发生后,他毅然冲在了第一线。他从事的是高风险作业,我今天出来的时候,他还在现场为病人做神经穿刺。”于洪志走出红区接受采访时说。

李建国是海河医院呼吸科的主治医生,也是于洪志在红区的工作搭档和助手。他于大年初一进入红区,几乎每天都在近距离接触患者,为患者做动静脉穿刺置管,戴无创呼吸机,做气管插管和气管镜检查等等。

“有两位住在同一房间的患者病情都比较严重,需要同时做穿刺,咱马上准备一下。”李建国明白于洪志的意思,在一个病房里同时为两名患者做穿刺,是为了减少在病房里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其他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他们穿好防护服,一起来到病房,分别为两名患者实施穿刺术。全副武装的防护服在隔离病毒的同时也让操作变得异常艰难,护目镜上沾满了雾化的汗水,三层手套让手指的灵活性打了折扣,难度系数大幅增加,每一次操作都是对医生技术和毅力的考验。

一个小时后,操作成功完成,这对老搭档一起走出病房。在专用摘脱区域,他们按流程脱下防护服、摘下防护器具时,已是汗流浃背。

“进入红区30多天了,身心的确有些疲惫。但最近每天都能看到有患者出院,令人振奋,也激励着我继续在红区战斗。”李建国把从死神手中夺回患者的生命当成一种坚定的信念。本来应该轮换休整的他,仅仅在红区外呆了一天,就接到医院的通知,又回到红区一线——SARS、H1N1、H7N9、埃博拉病毒,一场场战“疫”,已经让他淬炼成钢。

无私无畏,冲锋在前,换来的是一位又一位患者的治愈出院,对奋战在红区一线的医生来讲,还有什么比这更知足的呢?